聚焦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改革深化

用益物权的买卖是涉及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重要法律问题,特别是在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改革的背景下,这一问题的探讨尤为重要。本文将从用益物权的概念、类型出发,分析其买卖的法律基础和限制条件,并重点关注在改革深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交易挑战及其应对策略。

一、用益物权的定义与分类 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,依法享有占有、使用和收益的权利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规定,我国的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、宅基地使用权、地役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等。其中,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都与土地的买卖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二、用益物权买卖的法律基础 1. 《宪法》第十条规定:“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。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,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,属于集体所有;宅基地和自留地、自留山,也属于集体所有。”这为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提供了法律依据。 2. 《土地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规定:“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、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;但是,符合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,因破产、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。”这说明,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的前提下,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是可以进行交易的。 3. 《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》提出要“加快制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”,进一步明确了集体经营性用地的入市规则和流程。

三、用益物权买卖的限制条件 尽管有上述法律支持,但用益物权的买卖并非完全自由,而是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: 1. 交易对象:只能是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的集体经营性用地。 2. 交易主体:必须是具有合法资格的土地使用权人或经授权的代表机构。 3. 交易方式:必须通过公开招标、拍卖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,且需遵守公平、公正的原则。 4. 交易价格:应当参照市场价格,确保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允性。 5. 交易程序: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,包括村集体内部表决、政府相关部门审查等。 6. 交易后续:成交后应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,确保交易的有效性和合法性。

四、改革深化过程中的交易挑战及对策建议 随着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改革的深入,可能会面临以下几项交易挑战: 1. 产权不明晰:由于历史原因,部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不明确,导致交易难以顺利进行。解决方法是加快推进确权颁证工作,明晰土地产权关系。 2. 市场失灵:缺乏充分的市场信息可能导致交易双方无法达成最优决策。建议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,提供全面、准确的交易信息。 3. 监管缺失:监督不到位容易造成滥用职权、腐败等问题。因此,要加强执法力度,完善监管制度,确保交易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。 4. 配套服务不足:如金融服务、中介咨询等服务不够健全,会影响交易的效率和质量。应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,同时规范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。

五、相关案例分析 以某省为例,该省于2019年启动了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试点工作。在此期间,出现了一起涉及用益物权买卖的典型案例: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获得当地村民委员会同意后,通过竞拍的方式取得了某块集体经营性用地的使用权。然而,在该地块的建设过程中,周边居民对其生产产生的噪音和污染提出了异议,引发了纠纷。最终,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,企业和居民达成了协议,解决了争议。

六、结论 用益物权的买卖是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资源、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,应坚持依法合规的原则,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优化交易流程,提高市场的配置效率,保障各方合法权益,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。

上一篇
下一篇

相关资讯